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正文

延安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现场督查城区各类学校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的通报

来源:延安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发布时间:2024-11-29 15:12

市教育局,宝塔区教体局,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夯实“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工作要求,推动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2024年11月初,市分类办联合市教育局、宝塔区分类办、宝塔区教体局,通过现场检查、调阅资料、座谈交流形式对城区内大中小学幼儿园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开展了督查检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教育系统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工作,各类学校深化垃圾分类国情教育,动员师生参与垃圾分类,培养社会责任,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积极为延安市探索黄土丘陵区垃圾分类新路径贡献正能量。

(一)组织领导有力有序。市、区两级教育系统健全生活垃圾分类组织机构,强化领导责任担当,坚持把培养学生垃圾分类意识传授分类知识,养成分类习惯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教育主管部门印发工作方案抓统筹落实,各学校成立垃圾分类工作专班抓协调、指导、督查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结合学校教育管理实际,垃圾分类进校园成效初显。

(二)宣教引导走深走实。各学校聚焦校园教育实践规律,依托课堂教学、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家长、社会三方确立生活垃圾分类发展理念,“小手拉大手、大手带小手”氛围日渐浓厚。常态化组织师生赴枣园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开展垃圾分类观摩实践活动,利用校园橱窗、展板、板报、手抄报、绘画等大力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师生、家长垃圾分类知晓率显著提升。新区第四幼儿园编排垃圾分类短剧表演,宝塔区第六中学可回收物收集兑换班费等宣教实践做法值得推广学习。

(三)分类设施配全配足。持续开展校园光盘行动,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学生节约习惯,源头减量效果明显。各学校合理设置集中收集“四分”桶,桶身统一规范张贴生活垃圾四分类标志标识,及时更换破损收集容器,帮助学生端正垃圾分类态度。以班级为单位配备小型垃圾分类桶,切实做好分类随手分、合理放。学校食堂做好厨余垃圾分类,由特许经营企业专车专收专运,进行集中统一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利用。根据学校场地条件、功能要求,按需建设垃圾分类厢房,把垃圾厢房片区打造成劳动基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看,各学校严格按照行业主管部门要求,积极落实垃圾分类教育阵地作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需下功夫补齐。一是分类设施设备管理粗放,个别学校存在垃圾分类收集点脏乱差,分类桶标识标志不规范,混投混收,垃圾满溢等突出问题。二是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不健全,突出问题是垃圾暂存点管理制度缺失,责任人不明确,桶边引导督导不到位问题较为突出。三是工作台账记录不完整,特别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类收集存在底数不清、数据不准问题。四是垃圾分类季度评估资料报送存在不完整、不及时、不规范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下一步,各学校要进一步围绕“家庭、学校、社区”联动发力,持续推动以教育促动学生、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学校牵动社会,为实现垃圾分类全民实践发挥引领作用。

(一)要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全市教育系统要把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提高到落实生态文明思想上来,形成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思想自觉。要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主动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融入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校园引领文明”作用,形成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行动自觉。

(二)要在教育引导上加大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各学校要形成党建引领格局,依托“党务+业务+服务”的工作思路,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融入党组织年度党建任务进行目标考核。要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围绕《延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办法》开展各项工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构建多元宣传模式。通过“小手拉大手”“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力争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良性互动局面。

(三)要在科学管理上压实责任,增强工作实效。各学校要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组织机构,落实专兼职管理人员。要对标强化问题整改,建立问题台账限时销号管理,确保督查取得实效。要制定常态长效的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制度、实践制度,突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落实绿色办公,倡导绿色消费,实现绿色节能。

延安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借章)

2024年11月29日


抄送:宝塔区分类办



延安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2024年11月29日印发